2018年5月9日下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陆俭明先生,应我院格桑央京副教授主持的“服务国家对外战略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之国家社科基金预研坊项目的邀请,在文华楼东区201教室举办了题为“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兼谈汉语教师的培养与培训问题”的高端学术讲座。国际教育学院的中外博士生、硕士生、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对外汉语教学的本科生以及我校其他学院相关专业的同学们两百多人,纷纷踊跃参加了本次高端学术讲座,整个201教室座无虚席,甚至出现了一位难求的情景。
83岁高龄的学术泰斗陆俭明教授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他首先提出:如果说从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是以国内作为视角和出发点,那末今天的国际汉语教学就是以全世界作为视野和着力点。在“汉语热”的全球大背景下,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和应该具备的素质已经成为我们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它是以汉语言文字教学为核心、为基础,同时又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尤其要明确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陆先生在讲座中明确地向同学们介绍了汉语课堂教学中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让外国留学生学习和掌握好汉语,并能把书本上的语言知识迅速内化,能够在真实的交际场合自由、得体、熟练地使用汉语与中国人进行交际。汉语教学应该具备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锻炼学生使用汉语思维的能力。陆先生以自己从事汉语教学六十载的教学经历提出: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背景下,国际汉语教学事业更应该配合国家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积极规划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策略。“三教”问题中,汉语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核心问题,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大背景下,每一个汉语教师都应该具有把握时代脉搏,捕捉国别特色;教学需求出发,放眼全球视野;研究典型个案,升华普遍规律的综合素质。
国际教育学院的周铁海书记也来到讲座现场,周书记首先代表国际教育学院的全体师生热烈欢迎陆俭明先生的到来,并真诚勉励参加学术讲座的同学们,以陆先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学术精神为榜样,做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
国家社科基金预研坊项目的娄开阳副教授,韩笑博士以及我校相关院系的十多位教师也参加了此次高端学术讲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