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9日,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在海淀校区文华楼西区一层报告厅举办了第四届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本届研讨会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以研究方法为核心议题,邀请了国际中文教育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做主旨发言,介绍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方法及最新研究成果。开幕式由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陈天序主持,会议还邀请了新疆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喀什大学人文学院、绍兴文理学院的领导和嘉宾进行合作交流。
开幕式介绍了中央民族大学和国际教育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对国际教育学院以及语言教学、认知与习得开放研究中心近年来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希望参会师生能充分利用这次机会与专家深入交流学习,希望学界专家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国际教育学院、支持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的发展,并预祝本届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研讨会共有八场主旨报告,报告人分别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史金生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杨鲁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张浩敏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宋继华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梁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宋萑教授,《民族教育研究》副主编、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海路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韩笑副教授。
本次研讨会紧密围绕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方法这一主题,展示了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的不同方法及应用成果。史金生教授的报告《大语法理论视野下的语法研究和教学》以大语法理论为基础,结合口语语体和学术语篇中的具体案例,提出该理念下的汉语语法教学方法。杨鲁新教授的报告《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与案例》介绍了质性研究的本质、特点以及研究过程,通过分析外语课堂教学的具体案例,让听众认识到在日常教学中开展质性研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张浩敏教授的报告《定量研究方法与量化统计》从定量研究的核心内容及基本范式展开,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总结定量研究方法的优势、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韩笑副教授的报告《复杂动态视角下二语句法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介绍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发展,对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中的理论和具体研究问题进行梳理,分析该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二语句法发展研究方法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宋继华教授的报告《模型思维与研究方法谱系——以<职业中文能力等级标准>构建为例》结合学科互涉、交叉及国际中文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以《职业中文能力等级标准》构建为例,提出技术支持下的国际中文教育体系需要同模型思维与研究方法谱系相结合。海路副教授的报告《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方法与范式演变——基于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梳理分析了近十年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研究方法与范式,发现方法与范式呈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梁宇教授的报告《国际中文教育评价研究论域、难点与方法》通过对国际中文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的梳理,阐释了各个历程的发展内容和特点,总结国际中文教育评价研究论域的不同类型及六大转向。宋萑教授的报告《否证、反身性与质性资料分析》介绍了质性研究的适用领域及质性资料分析方法,提出将波普尔否证主义及反身性经验研究同质性资料分析相结合,以此构建否证、反身取向质性资料分析路径。
八场主旨报告紧密围绕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方法,从不同视角介绍并分析了研究方法及其应用,为参会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前沿性和实用性的学术盛宴,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学习、分享和交流的平台,让学术新生代有机会同学界专家学者近距离沟通和互动。会议期间,参会师生与报告专家积极互动、热烈讨论。与会代表纷纷表示研讨会内容新颖,极具启发性,期待日后能有机会继续参加关于研究方法的研讨。
研讨会闭幕式由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语言教学、认知与习得开放研究中心主任刘玉屏教授主持。刘玉屏教授表示,为期一天的研讨会时间虽短但内容充实,围绕量化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以及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范式演变等进行了深入研讨,涉及语言本体研究、语言教学与习得研究以及教育评价研究,报告专家分别来自国际中文教育、外语教育、教育学、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本届研讨会共吸引了来自京内外二十几所高校、线上线下近500名师生参会,充分显示出学界对研究方法的关注。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将继续为广大师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期待明年金秋与大家共赴第五届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是国际教育学院深耕学术研究的成果。在国际中文教育快速转型的今天,总结与反思学术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将持续举办以研究方法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期待与学界同仁开展更加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供稿/段珺予
初审/胡琬莹
复审/刘玉屏
终审/周铁海
供图/毕煜迪、蓝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