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下午,北京大学郭锐教授应国际教育学院邀请,在丰台校区日新楼402进行了题为“虚词的义项划分的原则”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曾立英教授主持,我院2021级硕士生参加丰台校区现场讲座,海淀校区博士生、本科生线上观看讲座。
郭锐教授在民大丰台校区
郭锐教授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现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语言学会副理事长。代表论著有《量词的功能扩张》(2021)、《北京话研究专栏》(2021)、《复数事件和虚词语义》(2017)、《汉语谓词性成分的时间参照及其句法后果》(2015)、《形容词的类型学和汉语形容词的语法地位》(2012)、《共时语义演变和多义虚词的语义关联》(2012)、《衍推和否定》(2006)、《现代汉语词类研究》(2002)等。郭锐教授在《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五十篇,参与编写和编著多本专著和论集,在现代汉语语法、语义领域深耕数十年,积淀深厚,获得过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北京大学第九届优秀成果奖、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等多个奖项。
丰台校区的研究生线下参加讲座
郭锐教授站在北大中文系的前沿,亲自选取适合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选题—— 虚词义项划分的原则,为国际教育学院学生进行了一场既有实践意义,又有理论意义的讲座。郭锐教授从“什么样的语义可看作虚词的一个独立义项”的提问切入,以《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某些义项安排的不合理的虚词为例,如“还、也、只、才、又、都”等常用的虚词,将原则与实例相结合来阐释虚词义项划分的原则。进而提出虚词义项划分的原则分别是语义结构的同一性原则、核心义原则、无歧义原则和直接性原则。语义结构的同一性原则指从义项的分的角度看,如果语义结构有差异,可以把虚词划分为不同义项。核心义原则指从义项的合的角度,不同用法共享相同核心义可以合为一个义项。核心义与其他成分结合而产生的整体语义叫做一个词的综合义。无歧义原则是划分同一义项的用法不应产生歧义。直接性原则指出不动用过多的其他因素而是直接解释同一义项的不同用法。
在互动环节,对于同学提出的关于虚词的一些疑惑,郭锐老师做出了耐心的解答,并提出虚词的语义分析和义项划分仍然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希望感兴趣的学生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次讲座非常具有指导意义,提示同学们注重语言现象的解释力,并从方法论上启迪学生,提高了同学们的研究能力,扩展了语言研究的视野,对同学们以后在词语的解释与教学中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
撰稿/陈澈 孙欣悦
摄影/郝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