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重温红色岁月,追忆英烈豪情

【来源: | 发布日期:2021-05-27 】

2021年5月24日晚19:30,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在国图艺术中心观看“中国民族歌剧《江姐》音乐会版”公益演出,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党员们怀着对革命先辈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演出,现场秩序肃穆井然。

江姐,本名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入党。1943年,中共地下党彭咏梧来到重庆,需要掩护,组织指派江竹筠给彭咏梧做“妻子”兼助手。

在丈夫彭咏梧的直接领导下,江姐担任了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联络和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6月14日,在丈夫牺牲后,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残酷地将竹签钉进江姐的十指,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基于这一红色历史原型,以回顾和传承红色经典《红岩》为主题,为观众们提供了感人至深的党史教育演出。伴随着一曲合唱《川江号子》,演出在气势磅礴的歌声中拉开帷幕。《巴山蜀水要解放》《革命到底志如钢》等歌曲,铿锵有力地传达出江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踏着先烈足迹往前走》《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和《绣红旗》,则生动体现了江姐即便身在囹圄,仍然拥有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不惧牺牲的伟大精神。最后,演出在大合唱《红梅赞》中落下帷幕,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党员们亦因江姐无私的革命精神而感动。

通过观看民族歌剧《江姐》音乐会版,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党员们重温了重庆解放前夕那段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深切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而演员们的精彩演绎,将“江姐精神”所映刻出的“红岩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传递至大家的心间。

“民族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数如江姐一样的革命英雄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不断开拓进取的力量和勇气所在。在今后,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党员们将继续严格要求自我,不断加强党史学习,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鞭策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撰稿/吴蕊杏、张博宇

摄影/牛琛淞

图一和图二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