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5日下午,潘先军教授受国际教育学院邀请进行了为期两小时的学术交流讲座。我院2018级全体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潘先军,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学院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已出版专著《现代汉语羡余现象研究》、《对外汉语分类教学研究》,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了有关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语言习得、汉字教学、教学法、文化教学、汉语言本体研究等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面向国际汉语教学的汉语话语标记主观性等级研究”及省部级多个研究项目。
潘教授此次讲座的主题为“任务引领的中高级口语教学新模式”。首先,潘先军教授讲解了口语的主要现象为冗余成分、自我更正、重复、解释性成分、估测性成分以及提示性成分,指出口语是根据交际情景的需要准确得体表达出的“说的汉语”。接着潘教授详细讲述了各阶段口语课教学的训练方式和重点,如初级阶段多是机械训练,而中高级阶段则侧重自由交际训练。最后潘教授对口语教学的现状与不足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基于任务的中高级口语教学模式,强调任务引领,团队合作,在实践中提升口语水平。
潘教授幽默生动的语言,典型真实的案例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受益匪浅。讲座的最后,潘教授还恳切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汉语教学千条万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积累,不断探索,只有用心才会成功。”此次讲座启发了现场的师生,激励大家继续保持求知积极性,认真学习知识,不惧怕磨练,为成为合格的汉语言及汉文化传播者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