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林秀琴应邀来我院讲学

【来源: | 发布日期:2018-11-19 】

2018年11月14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林秀琴副教授受国际教育学院邀请,在我校文华楼一层报告厅进行了题为“美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理念与特点”的学术讲座。我院2018级全体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和国际汉语教学博士参加了此次讲座。

林秀琴,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哈工大人文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市《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校教师资格评定学科评委,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教育专家库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法、人才培养与师资培训、汉语沉浸式教学。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或教材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汉办、北京市科研项目10余项。入选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多次获得首师大优秀主讲教师、优秀硕士生导师称号,系列阅读教材《乐在中国》荣获首师大优秀教学成果奖。多次赴美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讲学或培训本土教师,于2015-2018年被国家汉办派驻美国任志愿者管理教师、教学顾问。

此次讲座以美国教育管理体制为切入点,探讨美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理念与特点,重点讨论在“以学生为中心”“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汉语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并对有志赴美从事汉语教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提出相关建议。林秀琴副教授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讲解:一是美国公立教育的管理体制,美国实行地方分权管理体制,各州之间的情况都不同;二是美国汉语教学的模式和理念,根据美国外语教学学会的总结,美国汉语教学常用模式有探索型、外语语言型和沉浸式;三是美国汉语教学的特点和方法。

林秀琴副教授主要对比了中美教育体制、理念和方法的不同,并现场展示了一些实际案例,使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赴美教学对教师自主化和个性化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现实需要自主选择或制定教学大纲和学习材料,逐渐提高跨文化敏感度和隐性教学水平的能力。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美国汉语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将来赴美从事汉语教育工作也更有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