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孔子学院奖学金生参观牛栏山酒厂

【来源: | 发布日期:2016-03-29 】

2016年3月17日,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我校孔子学院奖学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和本科生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了北京牛栏山酒厂。

牛栏山酒厂建于1952年10月,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镇,傍依风景宜人的潮白河畔,是上市公司——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牛栏山酒厂现有干部职工1500余人,占地300多亩。在京城众多白酒品牌中,牛栏山酒厂是北京地区保持自主酿造规模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也是最早拥有“中华老字号”和“中国驰名商标”的白酒企业。留学生到此参观,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的“酒”文化。

留学生的参观活动从下午两点正式开始,酒厂的一名讲解员带领留学生参观了酒厂。首先,她给留学生介绍了古代的造酒图,造酒图展示了牛栏山从烧锅到酿酒所使用的原料,以及酿酒、品酒和收酒的热闹场面。酒厂的走廊两侧有七个雕刻的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工作,展现了烧酒的主要流程。然后,留学生去牛栏山展厅参观了古老的盛酒器具。下面两幅图,左边再现了以前酒馆的真实场景,右边是烧酒的老烧锅。古时候,烧酒都是用柴来加热的。烧酒时,第一锅的酒杂汽比较重,第三锅的酒水汽比较重,只有第二锅的酒口感品质是最好的,所以也叫二锅头。

了解完“二锅头”后,留学生继续参观酒文化小院。院子里的走廊两侧展示了关于酒的故事。墙上有8幅图,分别是猿猴造酒、饮宗孔子、燕王饮宴、汉代釀酒图、曲水流殇、饮中八仙、牛栏山老烧锅和乾隆御饮牛栏山。这些图都表现出中国造酒的传说以及老烧锅的发展历程。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壁画是“猿猴造酒说”。传说过去的小猴子比较少,而果子比较多。小猴子吃不完果子,就把它们踩进山洞里,一层一层的累积。时间长了,再加上温度潮湿,这些果子就开始发酵,流出一种液体,小猴子们尝了尝觉得味道不错。其实这就是最早的酒,叫果子酒。

听了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后,留学生继续参观了小型的博物馆。这里展示了一些以前烧酒的工具、粮食和一些老产品。然后讲解员带着留学生参观了现在的造酒场景,给他们品尝清香美味的二锅头。最后留学生去参观了牛栏山酒厂的产品展销厅,观赏各个精美工艺品。

30分钟的参观、体验和品尝,让留学生对酒的制造,酒的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留学生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了解了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和牛栏山古老的酿酒工艺,学到了新的知识。他们希望以后还可以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

此次活动是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举办的孔子学院奖学金生参观体验中国国情的活动之一,旨在丰富外国留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进外国学生对中国传统工艺的了解,使外国学生建立起对中国文化良好的认知。

(撰稿:国际教育学院2015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留学生 吴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