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盛开在塔斯马尼亚——记我的志愿者生活

【来源: | 发布日期:2016-11-15 】

这里靠近南极,在数百万年前曾与南极相连;这里与世隔绝,几乎无工业的纯净环境让人们享受着最新鲜的食材和清新的空气;这里有着保护最完整的自然生态和原始风貌,这里就是澳大利亚唯一的岛屿州——塔斯马尼亚。对很多人而言,塔州可能只是一个绝佳的旅游胜地。但对我而言,它不仅仅是旅行宣传手册上的一个名词,而是我生活了快一年,留下许多喜怒哀乐的地方。

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跑到了世界的尽头,去过另外一种生活。一切就好像做梦一般,然而一切又是真实的。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我离家准备赴任时心中的那份不舍和憧憬,当我第一次踏上塔斯马尼亚这片土地时的忐忑和兴奋。快要离开了,我想对这一年的工作做一个仔细的梳理,对这段异国之旅作一场真诚的告别。

风景

“当你用心做一件事时,就一定会把它做到最好”

我所赴任的The Friends’ School是塔斯马尼亚比较有名的一所K-12私立学校。学校开设中、日、法、德四门语言课程,学生在7年级时学习四门语言,到8年级从中选修一门或者两门语言课程,10年级升11年级时可以选择TCE项目学习一年语言,或者选择IB项目学习两门语言。同时,这所私立学校特别受到中国小留学生的欢迎,除了一般的对外汉语教学之外,为了满足中国留学生的需求,学校为TCE学生开设类似于国内语文课的Chinese Specialised课程,为IB学生开设Chinese A课程,研读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

International club 学习麻将中

在一年的志愿者工作中,我参与了从7年级到12年级的汉语课程,可想而知,工作量是很大的。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准备上课的教学材料(做词卡、教具、打印复印等)、编写课程大纲及练习册、批改学生作业、出单元复习卷和单元考卷。但是因为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特点,所以每个年级的汉语课堂都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低年级的课堂中,我主要负责配合老师进行课堂管理,尤其是在课堂活动的时候,帮助老师维持秩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在高年级的课堂中,我会和学生进行听力、口语练习,同时帮他们讲解阅读和写作。跟不同年龄段、不同汉语水平的学生相处,不仅仅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挑战。

除了一般的汉语教学外,丰富多彩的汉语文化推广活动也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比如每年的汉语桥演讲比赛、Language Assembly表演活动、中国日和两年一次的中国行。第二和第三学期是最忙的,因为大部分活动都集中在这时候。所有的活动从前期的策划到中期的准备、协调再到后期的整理、完善,“战线”很长,大大小小琐碎的事情,也都需要花心思花精力,很多时候会忙到午饭都没有时间吃。办活动除了很多脑力活以外,还需要变身女汉子干很多体力活。在国内总以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来这里以后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强悍到胜任一个男生的工作,抬各种乐器,搬各种箱子,爬高爬低,力大无穷。

Language Assembly中文表演 舞龙训练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Language Assembly活动。这是全校一年一度四种语言及文化的集中展示和表演,每年主题各不相同,可以说这是推广汉语及汉文化的一个绝好机会。今年我们的主题是中国传统庆祝活动及中国歌曲。我们选择了中国最喜庆最具代表性的舞龙舞狮和周华健的《朋友》作为此次表演内容。于是,为期三周的准备工作开始了。每次上课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教学生唱《朋友》,每个周五午饭时间陪学生练习舞龙舞狮,做PPT,选出Assembly当天的主持人,帮着写主持稿,并跟他们练习发音。表演当天,我负责后台,确保流程顺利。当舞龙舞狮伴着喜庆的音乐在礼堂出现时,台下掌声雷动。一条色彩斑斓的龙就在九个学生的手中恣意舞动,两头可爱的小狮子走到台下调皮地与观众互动,好不热闹!谁能想到这是三个星期就练成的成果。热闹过后,8、9、10三个年级的学生一同演唱这首温暖的《朋友》,而背景放的正是前不久姐妹学校来访期间双方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歌曲与背景交相呼应,更加感人。Assembly的中国文化展示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每个人都对我们的展示赞不绝口。我想,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表演,更是弘扬博大精深的中文和中华文化的一种形式,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

汉语桥颁奖典礼

中国日当天,我们挂上红色的灯笼和中国结,贴上传统的风筝和扇子,还在图书馆专门设立了中国日展台,摆满各式各样的中国乐器,还有展示中国的传统汉服。浓浓的中国风装饰着整个校园,让人感觉仿佛穿越回古代一般。活动分成三个部分:中国食物和挂饰、中国歌曲表演以及电影放映。中国食物无疑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部分,美食的诱惑自然无法抵挡。在活动一开始,春卷、炒饭、米果的摊位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两名10年级的女生各选了一首中文歌,现场自弹自唱,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赢得了众多观众的阵阵喝彩。与此同时,在学校的电影室,好莱坞动画《功夫熊猫3》也正火热放映,学生们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炒饭、春卷,一边欣赏着更欢乐更中国更武侠的动画片,真可谓是视觉味觉的双重享受!中国日活动也得到了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对中文、中国文化感兴趣,并开始去了解去学习,我倍感欣慰,我想这正是我们办这么多活动的意义所在。

中国日

在这里,虽然每天工作繁杂,有时候忙到没时间喝一口水,但至少我接触到很多新鲜的人和事,解锁了很多新技能。当然也曾在心里抱怨,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可是转念一想,生活从来就是不易的。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接受它并适应它。我也问自己,来这边的目的是什么?既然我选择了出国做志愿者,本身就不是来度假享福的,它更多意味着责任、担当和奉献。所以收起委屈和抱怨,转变另一种心态去面对它。虽然我只是助教,但我同样在课堂内外学到很多。观察学习老师如何上一堂课,如何控制、管理课堂,如何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等等,这些都是教师的教学艺术,更是我今后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渐渐地,我发现我开始习惯甚至于享受这种忙碌的工作状态,它让我变得不再懒散,学着如何高效率地办事。而且当我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工作时,我发现自己充满干劲。当我辛苦的成果得到大家的认可时,内心又充满了愉悦感和成就感。

校民乐团

中文橱窗展

“生活就是这样,你看到的是阳光,它反射给你的就是温暖和希望”

塔斯马尼亚没有墨尔本、悉尼这些大城市的喧嚣和忙碌,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没有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它像一个依山傍水的世外桃源。在霍巴特,你会体味到什么叫真正的慢生活。暖色的砂岩与水上鲜亮的大三角帆相映成辉,渔民的撑船静静地停靠在码头,男女老少在夕阳下港口边的咖啡店打发时光,所有的一切都显得宁静而悠闲。商店通常关门很早,周末时店主更会早早收摊回去和家人共度休闲时光,这与国内周末商场人潮涌动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刚来的时候确实有点不适应,但渐渐地我也适应了澳洲人的生活方式,也许赚钱并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假期就是用来放松和休闲的,而最好的放松休闲方式就是和自己的家人待在一起。天气好时,我会约上三五好友逛一逛著名的萨拉曼卡集市,作为南半球最大的露天市场,这里大概有数百个摊位,商品很杂,大多数都是当地的手工艺品,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淘到驰名海内外的薰衣草小熊,还能买到塔斯马尼亚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和生猛海鲜。

我住在学校的一栋双层公寓里,条件不错,这里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等不同国家的Gappy,他们都是准备升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一群年轻人住在一块儿别提多热闹了。这些外国朋友性格迥异,个个都很独立,虽然偶有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相处。平时的日子,下班回到寝室,和各国的Gappy一起做饭,在交流中传播中华美食文化,同时也学习西方的烘焙技巧,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有了这群室友的陪伴,我不仅学到很多西方的生活技能,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帮助我更好地融入澳洲社会。

与各国的gap students

出国以后,乡愁自然是无法避免的。异国他乡,举目无亲,时间一长,确实体会到了孤独的滋味,再加上身体由于水土不服出现诸多不适,这让我不由得想家想爸妈,想念国内的生活。我常开玩笑说,塔斯马尼亚是一座孤岛,我就是在这座小岛上修行的隐士。的确,在这样无欲无求的生活里,我必须找到一些寄托,让自己不那么孤单无聊。于是我开始每天健身,跑步、瑜伽、普拉提、尊巴、骑脚踏车,运动让我忘却了烦恼和孤独,更使我收获了健康。在这边吃西餐久了,难免怀念中餐,所以我经常下厨改善伙食。于是,做饭也成了我的一大乐趣。以前在家在学校几乎十指不沾阳春水,现在不得不学着去做,慢慢地,做饭开始变得得心应手,甚至发明出了各种新式菜肴,每次吃到自己做的饭菜都觉得很满足。心想,小厨娘回家终于可以给父母备一桌丰盛的菜了!这也算是出国做志愿者的一种额外收获吧。

我想,生活就是这样,你看到的是阳光,它反射给你的就是温暖和希望。

做中餐

“旅行的意义,是脚下的路,更是心中的路”

记得这么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于是在脑海里向往着,像电影中的那样,一个一个镜头闪过——一个人,或者两人结伴,背着双肩包,坐在呼啸而过的火车里,车厢外面的阳光温暖而耀眼,或是躺在纯白的沙滩上,听海浪的声音,背景是蔚蓝的天空,还有干净透明的空气。融入自然,放逐心灵。这一切的幻想在澳洲都一一实现了。

在这里,每次的假期我都格外珍惜,想要用心感受澳洲大自然的美,细细体验异国的风土人情。第一次尝试一个人旅行,计划好行程,背着背包,走在异国他乡的街头,很奇怪的是,我不会感觉孤单和害怕,反而是满满的新鲜感和期待。我想,应该一个人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去认识来自不同国家的人,那将是多么奇妙的一段经历。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也做到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走遍了大半个澳洲:在西澳看印度洋上的日落,在凯恩斯看举世闻名的大堡礁,在黄金海岸看四大主题公园,在悉尼看歌剧院和浪漫的情人港,在墨尔本看繁华的市区和大洋路的别样风光,在南澳看百里飘香的葡萄酒庄园... ...的确,在这个碧海蓝天的国度,我看过最美丽的风景,尝过最美味的食物,玩过最刺激的运动,也听过最动人的爱情故事。旅途中,我认识了很多朋友,有18岁的德国小姑娘,有60岁的法国老奶奶,有40岁的英国大叔,也有跟我年龄相仿的中国、日本女孩。这些萍水相逢的朋友都曾与我结伴,分享彼此的见闻,短暂的相识却给我留下长长的回忆。所以一路来,我并不孤独,缘分把我们牵在一起,让我原本一个人的旅行变得更加精彩有趣。

旅行

我想,旅行的意义,是寻找和丰富生命的体验,是脚下的路,更是心中的路,目的地并不重要,去过多少地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能触发心中的某种感受,是否能找回最初的本真。在澳洲的旅途,让我疯,让我醉,却不想停下来。

写在最后

一年,四个学期,有苦、有累、有快乐、有辛酸、有感恩,也有期待。收获了什么?我想,最大的收获应该是练就了一颗强大的内心。慢慢适应了国外的生活,习惯了忍受孤独和思念,学会一个人处理各种事情,面对繁重的工作变得越来越从容,遇到压力和委屈学会了自我排解。一个人真正强大起来,需要的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磨炼自己。如果说成长就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坚强地面对很多,那么我想,我是真正成长了。

快要跟美丽的塔岛说再见了,快要离开可爱的学生们了,心中确实有很多不舍。所有的经历我都铭记在心,所有的收获我都化为动力。我期待未来遇见不一样的自己和更加精彩的生活。“未来总有一天会发觉,我们为自己而骄傲。未来总有一天会见证到,中国梦的闪耀。”正如志愿者之歌所唱,我相信未来有一天,我会为自己努力的付出而骄傲,更会为汉语在海外的蓬勃发展而自豪。

撰稿/摄影:2014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张梦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