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举行第二届国际学生趣味运动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18-04-03 】

2018年3月30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在中央民族大学小足球场举行第二届国际学生趣味运动会。国际教育学院书记周铁海老师、副院长李锷老师以及部分教学岗、管理岗的老师与来自20多个国家的百余名国际学生参加了此次运动会。

本次趣味运动会的参赛队伍以班级为单位,共分为12支,每个班级以不同的颜色来区别,班级的同学也佩戴着属于该班级颜色的帽子。趣味运动会的游戏由6个需要团队合作、集体作战的项目组成,分别为呼啦呼啦转转圈、“炸弹”处理、球球你别踩我、传球游戏、跳麻袋接力、水流你别留。整场趣味运动会的各项工作由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学生学生会全程操办。

下午两点三十分,趣味运动会正式开始。来自泰国的学生安愿溪和来自蒙古国的学生阿木古楞首先用一口流利的汉语介绍在场来宾。紧接着学院的各位老师和学生会成员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共同走进场地,坐在场地两边的国际学生也发出阵阵喝彩,现场好不热闹。下午三点,副院长李锷老师用洪亮的声音宣布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第二届趣味运动会正式开幕,副院长李锷老师、系主任江傲霜老师和国际学生学生会副主席玛迪娜共同剪彩,并拉开了趣味运动会的序幕。

本次趣味运动会的游戏设置独特,每个游戏开始之前都会由老师示范,再由学生参加。老师在示范游戏时各个热情高涨,精神饱满,浑身解数地为学生诠释每个游戏的规则。而游戏现场的“国际”裁判员也卖力地向大家解释着游戏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个游戏是呼啦呼啦转转圈。只听哨声令下,各个队员迅速地开始比赛,每个队员手拉手围成一圈,在手不松开的情况下,把呼啦圈传给下一个人,共进行三圈。裁判员在比赛过程中需要注意各个班级是否有犯规行为的发生,以保证每个班级成绩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第二个游戏是“炸弹”处理。这个游戏难度颇高,每个学生在腰上系好绳子以后,需要趴到地上,并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炸弹”的处理上,这个游戏不仅是速度的体现,更是团队协作的最好诠释。

第三个游戏是球球你别踩我。这个游戏简单但有趣,选手们需要站在指定的范围内,想尽办法把其他队队员的气球踩破,被踩破气球的队员自动离场,整场比赛限时1分钟,比赛的最后分数按照剩下队员的人数来给。剩下气球最多的队伍获得最高分。

第四个游戏是传球游戏。这个游戏队员排成一列,前面的人要把球从胯下传给后面的人,队列的最后一个人接到球以后,迅速跑到最前面,再进行传球,以此循环,直至第一个传球的人跑到终点。这个游戏更注重的是速度,需要队员快速地传递,快速地奔跑,场上的队员也拼尽全力地跟其他队伍赛跑,跟时间赛跑。

第五个游戏是跳麻袋接力。这个游戏中的每个队员都有不同的任务,第一个人用麻袋跳到第二个人身边,第二个人找到钥匙以后,打开箱子,第三个人从箱子里找到乒乓球,并用筷子夹乒乓球跑到对面,第四个人和第五个人用绳子把脚绑在一起跑到终点,最后踩破由第六个人吹起来的气球。

第六个游戏是水流你别留。一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肯定和“水”有关,而这个游戏也被誉为当天最“清爽”的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每个人手拿一个脸盆,第一个人把水倒入盆内后,跑到第二个人前面,并从头顶把水倒入到身后队员的盆里,以此循环,最后的队员在接到水后,把水倒入到桶里,看哪个班级剩下的水最多。这个游戏不注重速度,更注重技巧,国际学生们也用尽各种办法争取让本班剩下的水最多。

在公布最后的结果之前,以语言生和本科生为单位的两个队伍还进行了男、女两场拔河比赛。两个队伍的队员在赛前摩拳擦掌、制定战术,以便让自己的一方赢得最后的胜利,而到了比赛开始时,大家高喊口号,奋力一争,国际学生们的这种不放弃的拼搏精神感染了现场的每个人,而这两场拔河比赛也掀起了本次趣味运动会的又一个高潮。

经过三个半小时的激烈角逐,最后粉队、黄队、红队以出色的表现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国际教育学院书记周铁海老师、副院长李锷老师、本科工作主管龚漫老师分别为获奖队伍颁奖,并合影留念。

此次趣味运动会将竞争与娱乐相结合,游戏不但充满了趣味性,而且还有挑战性。希望本次趣味运动会的举行可以帮助国际学生缓解学习上带来的压力,也希望通过此次趣味运动会可以培养国际学生的团队精神,完善自我,让大家意识到团结的力量和集体的荣誉。

供稿:2015级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学生 陈玉美(柬埔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