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里总有过得特别快的那几年。还记得大学毕业以前,坐在本科的寝室里和杨峻尧学长聊天(学长那时候在Rhode Island念书),他告诉我来到民大就像人生进入了“加速模式”,短短两年时间,两个学校,两个国家,两种生活。那时候的我还觉得两年很长,但是真的当自己结束了民大的答辩,结束了Brandeis的毕业典礼,结束了University of Virginia STARTALK的培训,写下这些话的时候才明白,我会有更多的两年,但是再也不是这两年了。无论你选择出国读书,做志愿者,还是在国内实习,做研究,你都会收获自己想要的。
谈到出国,我觉得自己和家人最关心的应该是经济和未来规划两个方面。我个人认为经济因素确实是很关键,但是每个人的生活标准,消费习惯不一样,所以个体差异还是很大的,不用过度担心。在未来的发展上,目前多数就业的学姐学长们主要还是做中文教师(K-12比较多),也有一些在留学机构工作,或者继续读博士。
我主要说说自己的情况吧。Brandeis在麻州的Waltham,临近Boston,有一个很安静,学术氛围比较浓厚的小校园。因为美国人很看重实践经历,所以很多项目安排都会有实习,这里也不例外。我在Teaching Chinese at the College Level项目里,所以我们的实习就是教Brandeis的本科生。实习涉及到备课,上课,反馈,考试,作业等各个方面,加上项目老师们的提点,一年的实习让我收获了很多。因为麻州的教育总体上发展的很好,所以也有很多机会参加很多Workshop,孔院活动和学术会议。
因为项目结束会有一年的OPT(合法在美国工作的身份),所以大部分人都会至少在美国工作一年,积累一些经验,我也不例外。说到找工作,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血泪史。以前总听人说第一份工作总是最难找的,但是我直到真正开始找的时候才体会。找工作要做的有很多,但是我觉得期间最难处理的是自己的焦虑。最普遍的情况是很长时间你都会得不到任何回应,或者面试之后收到拒信。有时候是因为学校想要经验更多的老师,有时候是因为学校想要一个有身份的老师(有绿卡或者公民身份)这个时候你很容易会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付出,怀疑自己适合不适合这个国家,想逃避,想放弃。这个时候我总会和Brandeis的老师,和朋友,家人聊一聊。即使亲人和朋友不在身边,也一定不要把话都放在心里,过度的焦虑对身体和心理都有害无益。下面放一些干货,整理了一下我找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1. 开始要早:开始投工作当然越早越好,但是开始之前一定要保证自己在正确的方向上,方向的问题下边会提到,但是量化来说,11月份基本就要开始投了,所以在这之前要准备好 【正确的材料】。这个阶段基本是积累经验, 如果成果不多,不用太着急。但是明天的结果都是今天种下的种子,所以积累经验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2. 网站要多: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幸运,能得到当地老师的推荐当然是最好的,但是主要还是靠自己找资源。主要资源分两类:教师协会发布的工作和网站。如果在新英格兰地区,新英格兰教师学会,全美中文教师学会(CLTA)是一定要加入的,可以收到工作信息的邮件提示。网站我主要用了SchoolSpring,Glassdoor,Monster(排名为重要程度),尤其是SchoolSpring, 要经常上去看一下。我也参加了几个招聘会,但是没有什么成果,一方面是中文教师职位比较少,另一方面经验,年龄都没有优势,但还是经验积累的好途径。
3. 最重要的一点:个性化。投工作的时候资料主要有简历,cover letter,推荐信,面试的时候可能的加分项是profile和demo。 准备文书材料的时候我非常推荐大家找一找本土美国人帮忙,比如Brandeis有可以报名的学期tutor,writing center 的tutor还有专门的career center 。了解美国的招聘、应聘风格很重要,简历,cover letter一定要请tutor帮自己检查,调整,包括格式,长度,布局等。推荐信一般学校要3封,包括学术方面和工作方面,大家结合自己情况确定。个人感觉美国的风格就是“讲故事”,目标是用故事呈现自己的工作风格,能力,个性。当然讲故事也不能随便讲,要讲job description里提到了的标准。Profile 和demo是面试的时候才会涉及到的,我的Profile里会有简历,学生评价,Teaching Philosophy,学生作业复印件(注意隐去名字,最好同时体现自己判作业的风格)。有些学校面试会分好几轮,但是越早demo越能体现自己的优势。面试完以后当天或者第二天早上一定要给面试你的panel发邮件表示感谢,但是不要问结果,这边的效率没有那么高。
4. 不要放弃。这和焦虑的程度关系很大,如果太焦虑了可能就真的放弃了。我当时是一边嚷着要放弃一边投简历,已经完全不在意结果的时候才找到了现在的工作。我的找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中小学工作机会出的比较多的大概是4.5月份,面试比较集中的在6月。现在已经7月份了,还是会有一部分学校出空缺,晚一点好处是他们应该是真的很着急找老师,成功概率会比较大。
能看到这里的都是真爱啦,因为截止到这里,这大概是史上最沉闷出国经验分享……俗话说,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也变傻。我这个人比较懒,不太爱出门,所以去的地方不太多。麻州离纽约(我印象里最像国内的地方,有很多好吃的,推荐去看晚上的脱口秀,很有意思),Rhode Island(我没去玩过,但是据说海鲜很不错,Brown University也在这里),New Hampshire(有Outlets的免税店,冬天可以滑雪)。寒假的时候去了Florida,如果想出门平时也要注意看看特价机票,我们当时从Boston到Orlando往返才140刀,便宜到难以置信。照片是我们在Key West和Orlando拍的,Key West是很美的小镇,Orlando的主题公园也很值得去。


最后唠叨几句文化的问题。我还记得刚下飞机的时候感觉像进了美剧。口音啊(很紧张的时候你容易听不懂,有时候你说的话别人可能不明白),问候啊(他们说how are you 就像 你好 一样,我过了好久才习惯不说fine thank you and you…)都是刚来的时候很容易遇到的事情。不用太紧张,一点点会适应的。交朋友也是在异国他乡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很幸运,邻居们是Brandeis的博士生,因为机缘巧合熟悉了之后常常一起做饭,聊天,一人带一道菜就是一个party。一大堆人在一起,从希腊, 韩国,越南等等国家来到这个地方,能在一起说说话就是很幸福的事。 最后的最后,附毕业照一张,希望你也能在想去的地方遇见最温暖的自己。

(国际教育学院2016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 宋雪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