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梁霞教授来国际教育学院讲学

【来源: | 发布日期:2018-08-14 】

2018年7月29日至2018年7月31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东亚语言与文化系梁霞教授应国际教育学院邀请,在我校文华楼509教室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术讲座。本次活动由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副主任张海威老师主持,2018级全体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梁霞教授是一位有着多年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专家教师。她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北京班、明德大学暑期中文班工作多年,现仍在美国从事一线中文教学,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中文语言项目负责人、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主任。

此次讲座主题为美国的汉语教学,包括“国际汉语教师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立场与态度”、“美国大学汉语综合课特点”、“美国汉语教材发展研究”、“汉语教学中的语音和汉字教学以及汉语课堂教学实例”四个系列。

7月29日,梁霞教授就“国际汉语教师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立场与态度”问题向大家分享了一些学术界的新观点。她认为,如果恰当地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敏感、有争议的话题,将促进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和吸引力。而且她主张,文化互动应该代替入乡随俗,同时国际汉语教师应该站在“第三方”的角度进行教学。

7月30日,梁霞教授就“美国大学汉语综合课的特点”向大家做了详细的阐述。鉴于美国汉语综合课以听说为主的特点,梁霞教授提出汉语课堂应该少讲多练,尽可能少安排阅读、写字和写作内容。讲座后半部分,梁霞教授还以一篇课文为例,着重为大家讲授了听力训练和口语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如多让同学参与口头报告、参与讨论等活动。

7月31日,梁霞教授为大家介绍了美国汉语教材的发展和使用现状,也对今后教材编写提出了建议。之后,梁霞教授又传授了语音和汉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如强调纠音的重要性,可以用手势或重复的方式进行纠音。之后,梁霞教授以“到了北京”一课为例作亲身示范,每一次提问都可以看出老师备课的用心,为大家展现了成功汉语课堂教学应该有的模样。

在此次系列讲座中,梁霞教授不仅给大家带来了汉语国际教育学术届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还分享了自己多年在美国从事一线汉语教学的宝贵经验。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同学们受益匪浅,对美国汉语教学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为未来赴美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供稿:18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 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