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国际教育学院成功举办第四届国际中文教育青年学者论坛

【来源: | 发布日期:2024-04-22 】

为团结凝聚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青年学者,加强学术交流,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庆祝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成立5周年,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于2024年4月20日在海淀校区知行堂举办了第四届“国际中文教育青年学者论坛”。本次论坛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以“数据驱动下的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为主要议题,邀请行业内优秀青年学者,探讨学科热点问题,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论坛开幕式由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陈天序主持,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语言文学学部主任石亚洲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石亚洲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和国际教育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对国际教育学院近年来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希望参会师生能充分利用这次机会与学界青年才俊深入交流学习,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金青龙、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周铁海等。

上午为论坛主旨报告。报告人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冯丽娟副教授、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高飞副研究员、中山大学中文系洪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数字人文系胡韧奋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吴继峰教授以及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余烁副教授。主旨报告由国际教育学院孙晓明教授和曾立英教授主持。

六场主旨报告紧密围绕“数据驱动下的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这一主题,展示了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冯丽娟副教授的报告《语法意义的自动激活——汉语母语者与二语者在量词加工中的认知差异研究》以个体量词为研究对象,从语言学和心理学角度探讨了汉语母语者和二语者在量词加工中是否能够自动激活语法意义这一问题。高飞副研究员的报告《教育神经科学与汉语词汇习得研究》以教育神经科学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为切入点,分享了一系列词汇加工的行为与脑成像研究,讨论了教育神经科学对词汇学习的启示,以及神经科学技术在汉语二语领域的应用前景。洪炜教授的报告《文本语言难度调控对汉语二语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影响》指出二语教学中需要对目标词出现的文本语言难度进行调控,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了在中高级汉语二语者伴随性词汇习得中,不同的文本简化和详述方式会影响词汇知识的习得。

胡韧奋副教授的报告《现代汉语词汇语体属性探测模型研究》立足于正式-非正式的语体维度,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现代汉语词汇语体属性探测模型。吴继峰教授的报告"Noun Phrase Complexity and Second Language Chinese Proficiency: An Analysis of Narratives by Korean Learners of Chinese"探讨了汉语母语者和不同语言水平的韩国汉语二语学习者在名词短语复杂性和特定类型的短语修饰语使用方面的差异,并对汉语写作教学提出了建议。余烁副教授的报告题为《基于数据驱动学习的汉语二语者动结式习得研究》,探究了汉语二语者在学习汉语动结式时数据驱动学习的影响,以及索引材料的使用策略,研究发现直接使用语料库有助于汉语二语者动结式学习成绩的提升。

圆桌会议于当日下午进行,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师生分享了最新研究。胡琬莹老师、越南博士生陈德忠、硕士生王璐宇和王涵分别报告了《“把”字句宾语有定性的心理现实性研究》《越南学习者汉语词汇磨蚀的影响因素研究》《汉语学习对二语者分析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和《AI辅助下的国际中文教学汉语写作的应用初探——以ChatGPT作为修改和评估工具为例》。受邀学者与在场师生积极互动、热烈讨论,针对师生提出的问题,青年学者们一一解答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本次青年学者论坛聚焦学科热点问题,分享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极具启发性,拓展了我院师生学术视野,进一步推动了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和国际化,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将围绕各类前沿议题持续举办青年学者论坛,期待与学界开展更加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供稿/陈艺宣

初审/韩 笑

复审/胡琬莹

终审/陈天序